找到相关内容568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〈点头顽石话生公〉谈道生法师之思想

    rdquo;。那么,供养三宝就无功德利益了!这样,“善不受报论”,还与“法身无色论”有关。   第四,顿悟成佛。道生著《顿悟成佛论》,阐扬(渐学)...问题。   第二,佛性当有论。道生唱阐提皆得作佛,是得自于一切众生皆有清净如来性的见地,这是“本有”佛性,为什么又说“当有佛性”呢?原来,还与道生...

    悟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2451800.html
  • 法藏《大乘起信论义记》及元晓与见登的相关述记关于一心开二门的阐释

    阐释了见登在此一论题的贡献。第四探讨如来藏说的如来藏三义的两种基本思想模型,一者在三义之中强调隐覆藏义,融合了唯识思想强调如来藏于因位之中是隐覆藏,二者则是站在果位果德的立场来论述如来藏三义,本文在...修改而成此文,此文和相关的论文将收于我计划出版中的《如来藏说与唯识思想的交涉》一书。关于见登思想的重要性,在此感谢吾友远藤纯一郎先生在慕尼黑一起研究之时的讨论。又,本文第四与我以前发表的〈印顺的如来藏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5951874.html
  • 宋儒李延平的理一分殊形上思想[1]与佛学之对照

    义、利之辨来得更有优势吗?而佛老不谈分殊吗?佛老不格物穷理吗?而于第四作一总结。这是本论文所要谈的略要。  二、 延平的天理形上思想:  延平从道南派而来,此派是杨龟山传罗从彦,一...如此,重理而小心呢?心不即理呢?且延平所说的理是道德之理,还是知识之理呢?这都是吾人本论文所要探讨的。  故吾人第二把延平谈天理形上学之重点提出,主要分为“默坐澄心,体认天理”之天理观,及理一分殊之...

    蔡家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0251875.html
  • 宗密的超验真心与朱子的超验理体思想的比较研究

    )、(三)“宗密的一真法界或绝对(超验)真心如何建立呢?”(第四的课题)、(四)“宗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)与“系统研究”的两种方法论来加以探讨-其中有三节(二、三、五节)三课题是采“思想史”方法,有两(四、七)两课题是采“系统研究”方法,另有一节(六)一课题是探“思想史”与“系统研究”并重的方法。...

    曹志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0751884.html
  • 从无我 空到达解脱(1)

    产生。由此可见想也是因缘和合才有的,如果因缘不和合,思想根本不存在,自然也就不必问,思想是不是我了!   第四 行不是我   行,就是指由心(头脑)所生出来的行为,也就是心的造作,所以《俱舍论》说...行、识了。   第四章 无我——肯定人无我   从前面的分析中,大概已经可以知道,在「人」之中不可能有我。因为我是主宰,必须具有常一之体才行;然而,人却是由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等五蕴所组成,已不是...

    慧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1652144.html
  • 荣格心理学与佛教相应观念之研究摘要

    「集体潜意识」理论之歧异 20   第二、 荣格的「集体潜意识」理论 27   第三节、 论「集体潜意识」与「阿赖耶识」之相应 32   第四章、 荣格「原型」理论与佛教「种子义」观念之研究 39 ...过程」理论 49   第二、 论「个性化过程」与「炼金术过程」的心理意涵 63   第三节、 论「个性化过程」与佛教「涅盘解脱」之相应 65   第四、 「个性化」与追求「涅盘解脱」所要面对的危险...

    王信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2652168.html
  • 论析元代佛教度脱剧—以佛教“度”与“解脱”概念为诠释观点(1)

    编著:《中国佛教史》第十四章第四〈禅宗〉(台北:国史研究室编印,汉声出版社,1972年),页67-74;方立天:《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》(上海:人民出版社,1988年),页82。  7. 玄义为临济宗之祖,良价和本寂为曹洞宗之祖。参蒋维乔编著:《中国佛教史》,同注6,页72。  8. 如《野猿听经》第四折众僧秀士于修公禅师座下听经问法,即以五宗为题目,其中如“如何是临济宗”,禅师答曰:“机如闪电,...

    李惠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1152368.html
  • 慈宗朝暮课诵仪规

    ”也。(智定记)(见《海潮音》十七卷第六期)   按:此文原为《兜率净土与十方净土之比观》的第四,今离出独立,题目仍旧。 朝时课诵 戒定香金炉放 戒定香金炉放 顷刻法界蒙薰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...《弥勒菩萨上生经》,有《兜率净土与十方净土之比观》刊行,第四《慈宗的名义》略释了慈宗之举设,源流、影响、作用,会众归一,以弘扬慈宗,此乃大师毕生特弘慈宗之弥勒净土法门特胜处。   大师寂后,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0852486.html
  • 律宗初探

    释结解冤的目的。  第四 三昧水忏的威力  下面是水忏故事的由来,请各位好好听一听、想一想,即是悟达国师身患“恶疮”亦即“人面疮”的故事,也是一篇饶有趣味的历史教材。在唐朝懿宗皇帝时期他拜了一位国师...,以期从中得个消息。  第二 戒律的由来  佛教的戒律,称为律宗。它是中国佛教徒专精戒学的一宗。是佛弟子在生活和思想方面一种极其严肃的要求。  世尊为什么要制定戒律呢?象律藏中所说,佛陀为保护佛法使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0552881.html
  • 法海知津(下)──读《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》

    法”相罢了!透过时代背景的考虑,厘清“佛法”时代“缘起”的意义从相续不断,发展到众多“自性法”的组合,“初期大乘”般若的深境从三乘共证的解脱,发展到大乘特有的不思议解脱,在第四“印度佛教嬗变的历程”...

    释显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5453001.html